演出介绍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荟萃-莫斯科大剧院芭蕾之最》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荟萃-莫斯科大剧院芭蕾之最》将上演剧院历经几个世纪积累的最为精彩的保留剧目。本次演出不仅包括早期芭蕾作品,还将呈现苏联时期的经典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魔符》双人舞片段
《魔符》讲述了一位女神和一位凡人之间的爱情故事。1917年十月革命后,这部芭蕾舞剧不幸失传,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得以复排上演。其中《魔符双人舞》,是当今众多芭蕾舞团仍在上演的作品。
音乐:里卡尔多·德里戈
编舞:马利乌斯·彼季帕
舞者:
阿纳斯塔西娅·斯塔什克维奇
维亚切斯拉夫·洛帕京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慢板片段
《罗密欧与朱丽叶》由编舞家列昂尼德·拉夫罗夫斯基与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共同创作而成。该剧于1940年在基洛夫歌剧和芭蕾舞剧院(现马林斯基剧院)首演,由加林娜·乌兰诺娃和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担纲主演。该作品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还建立了以芭蕾舞形式解读莎翁悲剧的传统,受到众多编舞家的追捧,包括弗雷德里克·阿什顿、约翰·克朗科、肯尼斯·麦克米兰爵士、约翰·诺伊迈尔、鲁道夫·纽瑞耶夫等。
音乐: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编舞:列昂尼德·拉夫罗夫斯基
舞者:
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
阿特米·别利亚科夫
芭蕾舞剧《睡美人》双人舞片段
《睡美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芭蕾舞剧,于1890年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演,自此便成为了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之一。该剧改编自夏尔·佩罗的经典童话故事,讲述了被邪恶女巫诅咒沉睡百年的公主最终被英俊王子唤醒的故事。在这部芭蕾舞剧中,奥萝拉公主所在的神奇世界场景取自路易十二时期的法国宫廷,而德西雷王子的场景则与路易十四时期和凡尔赛宫有关。2011年,莫斯科大剧院历史舞台翻修完成。在开幕典礼上,上演了剧院编舞大师尤里·格里戈罗维奇创排的新版《睡美人》。
音乐:彼得·柴科夫斯基
编舞:马利乌斯·彼季帕
新版编舞:尤里·格里戈罗维奇
舞者:
安娜·尼库利纳
阿尔捷姆·奥夫恰连科
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第三幕弗里吉亚的独白以及斯巴达克斯和弗里吉亚的小调
由尤里·格里戈罗维奇编创的《斯巴达克斯》是莫斯科大剧院的代表作。该剧于1968年首演,至今仍是莫斯科大剧院最著名、最精彩的保留舞剧之一。英勇、奋斗和忠于爱情的主题在该剧中紧密交织在一起。其中的柔板双人舞《佛里吉亚与斯巴达克斯的柔板》是该剧最激动人心的片段之一,讴歌了忠诚不渝与坚贞的爱情。
音乐:阿拉姆·哈恰图良
编舞:尤里·格里戈罗维奇
舞者:
玛丽亚·维诺格拉多娃
米哈伊尔·洛布金
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双人舞片段
《巴黎的火焰》是一部致敬法国大革命的作品。该剧根据费利克斯·格拉斯的小说《马赛人》改编而成。该剧中,民间乡村场景与凡尔赛宫的宫廷场景交替出现。著名的《让娜和菲利普双人舞》以英雄主义风格闻名于世,至今仍保留了瓦西里·瓦伊诺宁原创的编舞形式。
音乐:鲍里斯·阿萨菲耶夫
编舞:瓦西里·瓦伊诺宁
新版编舞: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
舞者:
克里斯蒂娜·克雷托娃
伊戈尔·茨维尔科
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双人舞片段
《天鹅湖》是俄罗斯芭蕾舞剧的一张名片,由柴科夫斯基应莫斯科帝国歌剧院院长之邀创作而成。这部芭蕾舞剧于1877年由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为纪念作者柴科夫斯基,列夫·伊万诺夫和马里乌斯·彼季帕曾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重新排演了该剧。《天鹅湖》讲述了天鹅公主与人类王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相关的芭蕾舞剧版本众多,其中以尤里·格里戈罗维奇1969年在莫斯科大剧院编创的版本最为著名。著名的双人舞是这部芭蕾舞剧的高光片段。
音乐:彼得·柴科夫斯基
编舞:尤里·格里戈罗维奇
舞者:
阿廖娜·科瓦廖娃
阿尔捷米·别利亚科夫
《春潮》
《春潮》由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编舞家及前首席独舞演员阿萨夫·梅塞雷尔于1959年创作,是最为复杂的芭蕾双人舞之一。这是一部活力四射且飘逸优雅的双人舞,让人联想到初春时节,感受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这部作品因其高度的活跃性而闻名,以令人震撼的舞蹈编排尽显舞者的灵动、敏捷。
音乐:谢尔盖·拉赫曼尼诺夫
编舞:阿萨夫·梅塞勒
舞者:
阿纳斯塔西娅·斯塔什克维奇
维亚切斯拉夫·洛帕京
芭蕾舞剧《艾斯米拉达》戴安娜和阿克蒂翁双人舞片段
在现代芭蕾舞台上,《艾斯米拉达》已难觅踪影,但其中的《戴安娜与阿克顿双人舞》却备受喜爱。该作品描绘了古希腊神话中狩猎女神戴安娜和迷恋其美貌的年轻猎人阿克顿之间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编舞家和芭蕾舞教师阿格里皮娜·瓦加诺娃将这支双人舞编入了《艾斯米拉达》这部早期芭蕾舞剧中。瓦加诺娃是现代芭蕾教学体系的奠基人,并对古典芭蕾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她为这支双人舞添加了各种复杂元素,使其更加饱满丰富,这种成就是史无前例的。
音乐:切萨雷·普尼
编舞:阿格里皮娜·瓦加诺娃
舞者:
索菲亚·梅穆拉
阿列克谢·普京采夫
《古典大双人舞》
由丹尼尔·奥贝尔谱曲的《古典大双人舞》,虽然由出生于俄罗斯的芭蕾舞大师维克托·格索夫斯基编舞,但却是一部典型的法国学派芭蕾舞作品。伟大的巴黎歌剧院巨星首席舞者伊薇特·肖维雷是第一位演绎《古典大双人舞》的舞者。该作品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常演之作。
音乐:丹尼尔·奥贝尔
编舞:维克多·格佐夫斯基
舞者:
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
德米特里·维斯库本科
《天鹅》
芭蕾舞作品《天鹅》诞生于1907年,是米哈伊尔·福金为芭蕾舞演员安娜·帕夫洛娃创作的一部标志性芭蕾舞作品。安娜·帕夫洛娃对于这支作品的传神演绎,象征着新旧艺术形式的变更交替。至此,几乎所有芭蕾舞女演员都将这支作品纳入自己的保留剧目,其中最为知名的舞者包括加林娜·乌兰诺娃、马娅·普利塞茨卡娅、加林娜·梅森采娃、柳德米拉·谢缅雅卡、乌里安娜·洛帕特金娜等。每一代舞者都为该剧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音乐:卡米尔·圣桑
编舞:米哈伊尔·福金
舞者:安娜·尼库利纳
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大舞段
音乐:路德维希·明库斯
编舞:马里乌斯·彼季帕、亚历山大·戈尔斯基
新版编舞:阿列克谢·法捷耶切夫
舞者:
伊丽萨维塔·科科雷娃
德米特里·斯米莱夫斯基
玛丽亚·科什卡廖娃
安东尼娜·查普基纳
演出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
指挥:帕维尔·克里尼切夫
*演出阵容以实际发生为准。
弗拉基米尔·乌林莫斯科大剧院总经理
1973年,弗拉基米尔·乌林任基洛夫(现为维亚卡特)青年剧院院长,从此开启职业生涯。1981年,他移居莫斯科,在全苏戏剧协会(现俄罗斯戏剧联合会)担任青年和木偶戏剧部部长。他领导部门组织了专业的大师课、讲习班、研讨会和艺术节。弗拉基米尔还曾积极组织和推广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世界大会,同时担任大会组委会成员和大会框架下的儿童剧院节的总监。
1985年,弗拉基米尔毕业于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1987至1996年,弗拉基米尔曾两次当选俄罗斯戏剧联合会董事会秘书,还先后担任过联合会副主席(1987-1996)和第一副主席(1991-1996)。这一时期,他领导了许多重要项目,包括“指挥台”戏剧学校国际艺术节(1989年、1991年、1993年和1995年)、“贝加尔-密歇根”俄美戏剧节(在俄罗斯举办的第一届俄美戏剧节),以及“晓尔科沃-作者的舞台”年度戏剧研讨会。俄罗斯戏剧联合会框架下的创作研讨会让年轻的舞台导演有机会合作创作实验性剧目。联合会还支持并参与创办了俄法双语杂志《舞台》,旨在解决舞台设计和戏剧技术类问题。弗拉基米尔还设立了“金面具”全俄戏剧奖,于1994年举办了第一届颁奖典礼。
1995至2013年,弗拉基米尔任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模范音乐剧院总经理。他直接领导了剧院大楼基础重建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自1997年起,他开始担任国际当代舞蹈节总监。该舞蹈节由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模范音乐剧院联合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文化中心及大使馆举办。
2013年,弗拉基米尔任莫斯科大剧院总经理。他曾获得的荣誉和称号包括:俄罗斯功勋艺术工作者(1999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2014年)、俄罗斯荣誉勋章(2017年)和日本三等旭日勋章(2019年)。
马哈尔·瓦齐耶夫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马哈尔·瓦齐耶夫出生于俄罗斯北奥塞梯阿拉吉尔,1973年考入列宁格勒舞蹈学院(现圣彼得堡阿格里皮娜·瓦加诺娃芭蕾舞学院)。1979年瓦齐耶夫开始参加基洛夫芭蕾舞团演出,毕业后于1981年正式加入该团,1989年晋升为首席舞者,曾在二十多部芭蕾舞剧中担纲主角。
1995-2008年,瓦齐耶夫担任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任职期间,他对剧院芭蕾舞创排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其推动下,乔治·巴兰钦、汉斯·范·曼伦、约翰·诺伊迈尔、肯尼斯·麦克米兰、哈罗德·兰德、罗兰·佩蒂、皮埃尔·拉科特、威廉·弗西斯和大卫·道森等20世纪著名编舞家作品开始登上剧院舞台。与此同时,他还根据尼古拉·谢尔盖耶夫依照弗拉基米尔·斯捷潘诺夫体系所记录的笔记(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重新编排了马里乌斯·彼季帕的芭蕾舞剧。由此,谢尔盖·维哈列夫制作的《睡美人》《舞姬》和《花神的苏醒》在全球掀起了对19世纪原创编舞的关注热潮。马哈尔·瓦齐耶夫还关心支持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阿列克谢·米罗什尼琴科、基里尔·西蒙诺夫和诺亚·格尔伯等新一代俄罗斯编舞家,使他们得以在辉煌的芭蕾舞台上挥洒创意。作为管理者,瓦齐耶夫还在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积极培养明星演员。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剧院涌现了一批杰出芭蕾舞者,如戴安娜·维什涅娃、斯维特拉娜·扎哈罗娃、乌里安娜·洛帕特金娜、米哈伊尔·洛布霍金、列昂尼德·萨拉法诺夫、叶甫根尼娅·奥布拉茨特索娃、阿丽娜·索莫娃、达里娅·帕夫连科和维多利亚·特列申金娜、阿德里安·法德耶夫、伊戈尔·科尔布、弗拉基米尔·什克利亚罗夫等。
这一时期,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全球各大剧院进行了多次成功巡演,包括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剧院、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大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以及意大利和日本多个城市的剧院。
2008至2016年,瓦齐耶夫担任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总监。任职期间,他不仅提高了该舞团的演出水平,还创排了一系列富有吸引力的剧目,由此诞生了以下芭蕾舞剧作品:根据福雷、斯特拉文斯基和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珠宝》(编舞:乔治·巴兰钦)、根据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仲夏夜之梦》(编舞:乔治·巴兰钦)、《平克·弗洛伊德》(编舞:罗兰·佩蒂)、根据德萨特尼科夫音乐创作的《歌剧》(编舞: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世界首演)、根据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胡桃夹子》(编舞:纳乔·杜阿托)、谢尔盖·维哈列夫改编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芭蕾舞剧《雷蒙达》以及拉特曼斯基改编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睡美人》。在此期间,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涌现出尼科莱塔·曼尼、克劳迪奥·科维洛、马西莫·加隆和马可·阿戈斯蒂诺等一批优秀艺术家。
2016年3月,瓦齐耶夫获任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2002年获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称号,2021年被授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勋章。其他获奖经历:2002年“舞之魂”“舞蹈骑士”奖项;2019年获北奥塞梯-阿拉尼亚共和国“为了奥塞梯荣耀”国家勋章。
帕维尔·克里尼切夫指挥
1998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师从鲍里斯·泰夫林教授),2000年获得交响乐指挥学位(师从马克·埃尔姆勒教授),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攻读交响乐指挥研究生课程。
2001年加入莫斯科大剧院,先后参与了二十多部芭蕾舞剧的首演。最近参与作品包括肖斯塔科维奇《黄金时代》、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布里顿《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亨策《温蒂妮》、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阿道夫·亚当《吉赛尔》、舞剧《肖邦妮娜》、明库斯《帕基塔》大双人舞,以及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喜剧《莫斯科的樱桃街》。
曾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和管弦乐团在全球各大著名剧院登台演出,如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英国皇家歌剧院、法国加尼叶歌剧院、日本东京文化会馆、中国国家大剧院等。
2010至2015年担任叶卡捷琳堡歌剧院首席指挥,同时担任多部剧目的音乐总监,如歌剧《沙皇的新娘》《对三个橙子的爱情》《奥利伯爵》《奥赛罗》《弄臣》,以及芭蕾舞剧《欢愉之爱》《茨维达捷利卡》等。2015-16演出季,继续在该剧院担任客座指挥,并参与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冰雪女王》《国王的命令》《埃菲尔铁塔的新娘和新郎》《沃普尔吉斯之夜的芭蕾》等多部作品的制作。
2014-2018年担任圣彼得堡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客座指挥。2019-2020年担任保加利亚索菲亚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音乐总监。曾与意大利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美国西部管弦乐团、中国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俄罗斯罗斯托夫和萨拉托夫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演出。2004-2008年,克里尼切夫与艾琳娜·奥布拉茨索娃在国际青年歌唱家比赛中合作。曾于2014、2015、2017、2019、2022年五度荣获俄罗斯国家戏剧“金面具”奖和“最佳指挥”奖项; 2018年荣获《芭蕾》杂志“舞魂”奖。
伊丽萨维塔·科科雷娃首席舞者
伊丽萨维塔·科科雷娃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芭蕾舞世家。2019年,毕业于莫斯科国家舞蹈学院,师从塔蒂亚娜·加尔采娃,并加入了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23年4月,晋升为首席舞者。最初在纳德日达·帕夫洛娃的监督下进行排练,目前师从玛丽亚·阿拉什。曾获奖项: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年轻人才”全俄比赛一等奖(2016年及2018年);国际芭蕾舞比赛“西伯利亚大奖赛”(克拉斯诺亚尔斯克,2018年)青年组一等奖,该比赛是第五届“21世纪芭蕾舞”国际论坛的一部分;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青年组,双人舞)一等奖,以及国际芭蕾舞比赛联合会比赛的“最佳双人舞”奖(2017年);第四届全俄青年表演者“俄罗斯芭蕾舞”比赛一等奖(莫斯科,2019年);莫斯科艺术剧院“海鸥奖”(2023年)。
阿廖娜·科瓦廖娃首席舞者
阿廖娜·科瓦廖娃出生于圣彼得堡。20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俄罗斯瓦岗诺娃芭蕾舞学院,师从尤莉娅·卡森科娃,之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21-22演出季季末晋升为首席舞者。目前在奥尔加·琴奇科娃的指导下进行排练。曾获奖项:《芭蕾》杂志“舞魂”奖“新星”提名(2018年);莱奥尼德·马赛因奖(意大利波西塔诺)——国际舞台年度最佳舞者(2020年)。
叶卡捷琳娜·克雷萨诺娃首席舞者、俄罗斯荣誉艺术家
叶卡捷琳娜·克雷萨诺娃出生于莫斯科。1995年至1996年在莫斯科的加里娜·维什涅夫斯卡娅歌剧中心学习。1996年至2001年就读于米哈伊尔·拉夫罗夫斯基国家芭蕾学校,师从嘉丽娜·克拉皮维娜和妮娜·斯佩兰斯卡娅。2001年至2003年在莫斯科国家舞蹈学院学习,2003年毕业并成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成员。2011年晋升为首席舞者,并师从斯韦特拉娜·阿迪尔哈耶娃。曾获奖项: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第二名(2005年);《芭蕾》杂志“舞魂”奖“新星”提名(2008年);莱奥尼德·马赛因奖国际舞台年度最佳舞者(意大利波西塔诺,2015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2015、2019年);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2018年);2018年国际芭蕾艺术节舞蹈公开赛获“最佳双人舞”提名(舞伴:伊戈尔·茨维尔科);贝努瓦舞蹈奖(2021年)。
安娜·尼库利纳首席舞者、俄罗斯荣誉艺术家
安娜·尼库利纳出生于莫斯科。20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莫斯科国家舞蹈学院,师从埃琳娜·瓦图利亚,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14-15演出季季末晋升为首席舞者。曾在叶卡捷琳娜·马克西莫娃、妮娜·塞米佐洛娃和柳德米拉·塞梅尼亚卡的指导下排练。目前师从奥尔加·琴奇科娃。曾获奖项:俄罗斯文学和艺术成就奖“胜利”青年奖学金(2004年);文化和艺术工作者“金里拉琴奖”(2010年)。
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首席舞者
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出生于圣彼得堡。2017年毕业于瓦岗诺娃芭蕾学院,师从塔蒂亚娜·乌达连科娃,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21年晋升为首席独舞演员,2023年晋升为首席舞者。曾师从斯韦特兰娜·阿迪尔卡耶娃。目前指导老师为玛丽亚·阿拉什。曾获奖项:国际芭蕾比赛“瓦岗诺娃大奖赛”二等奖(圣彼得堡,2016年);纳塔莉亚·杜金斯卡娅和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基金会奖(圣彼得堡,2016年);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年轻人才”全俄比赛一等奖(2016年);第三届“俄罗斯芭蕾舞”全俄青年表演者比赛一等奖(莫斯科,2017年)。
阿纳斯塔西娅·斯塔什克维奇首席舞者
阿纳斯塔西娅·斯塔什克维奇出生于圣彼得堡。2003年毕业于莫斯科舞蹈学院,师从塔蒂亚娜·加尔采娃,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14-15演出季季末晋升为首席舞者。目前师从斯韦特兰娜·阿迪尔卡耶娃。获奖经历:国际芭蕾舞比赛“瓦岗诺娃大奖赛”三等奖(圣彼得堡,2002年);俄罗斯“阿拉贝斯克”芭蕾舞公开赛二等奖(彼尔姆,2004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2018年)。
阿特米·别利亚科夫首席舞者
阿特米·别利亚科夫出生于特维尔。201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家舞蹈学院,师从伊利亚·库兹涅佐夫,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19-20演出季季初晋升为首席舞者。曾在米哈伊尔·拉夫罗夫斯基和瓦列里·拉古诺夫的指导下进行排练。目前师从亚历山大·维特罗夫。2015年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舞蹈学院(师从米哈伊尔·拉夫罗夫斯基)毕业,获得芭蕾舞大师学位。获奖经历:第一届全俄罗斯21世纪芭蕾论坛暨加林娜·乌兰诺娃百年诞辰青年芭蕾舞者评审比赛二等奖(克拉斯诺亚尔斯克,2010年);莱奥尼德·马赛因奖国际舞台年度最佳舞者提名(意大利波西塔诺,2014年)。
弗拉季斯拉夫·兰特拉托夫首席舞者、俄罗斯荣誉艺术家
弗拉季斯拉夫·兰特拉托夫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艺术家庭。2006年毕业于莫斯科舞蹈学院,师从伊利亚·库兹涅佐夫,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13-14演出季季初晋升为首席舞者。曾在米哈伊尔·拉夫罗夫斯基指导下排练。目前师从瓦列里·拉古诺夫和亚历山大·维特罗夫。获奖经历:“胜利”独立奖青年助学金(2010年);《芭蕾》杂志“舞魂”奖“新星”提名(2012年);被意大利《DANZA & DANZA》杂志评为2013年最佳舞者(2014年);被德国《Tanz》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舞者(2015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2015年);在莫斯科获得“贝努瓦”奖、在波西塔诺获得“马赛因”奖(2018年);贝努瓦国际编舞家协会奖(2018年);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2018年)。
米哈伊尔·洛布金首席舞者、俄罗斯荣誉艺术家
米哈伊尔·洛布金出生于圣彼得堡。20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瓦岗诺娃芭蕾学院,师从鲍里斯·布列格瓦泽,随后成为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成员。2010年起开始担任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在米哈伊尔·拉夫罗夫斯基和瓦列里·拉古诺夫指导下排练。获奖经历:国际芭蕾舞比赛“瓦岗诺娃大奖赛”一等奖(圣彼得堡,2002年);圣彼得堡最高剧院奖“金索菲特奖”(2008年);《芭蕾》杂志“舞魂”奖“明星”提名(2018年);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2018年)。
维亚切斯拉夫·洛帕京首席舞者
维亚切斯拉夫·洛帕京出生于沃罗涅日。2002年毕业于沃罗涅日国家舞蹈学院。2002年3月开始在莫斯科舞蹈学院实习。2003年成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成员。2016-17演出季季末晋升为首席舞者。目前在鲍里斯·阿基莫夫指导下排练。获奖经历:俄罗斯“阿拉贝斯克”芭蕾舞公开赛二等奖(彼尔姆)和俄罗斯联邦剧院工会新闻评审团奖(2004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最佳二人舞(舞伴:娜塔莉娅·奥西波娃,2009年);“尼娜·阿娜尼阿什维莉之星”奖(第比利斯,2011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2019年)。
阿尔捷姆·奥夫恰连科首席舞者、俄罗斯荣誉艺术家
阿尔捷姆·奥夫恰连科出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先后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国家舞蹈学校和莫斯科国家舞蹈学院学习。2007年毕业于莫斯科国家艺术学院,师从亚历山大·邦达连科,随后成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成员。曾与尼古拉·齐斯卡里泽和尼古拉·法捷切夫合作排练。目前在维克托·巴里金指导下工作。获奖经历:“舞蹈奥林匹克”国际儿童青少年舞蹈节暨比赛(柏林,2006年)古典舞第一名;俄罗斯“阿拉贝斯克”芭蕾舞艺术家公开赛一等奖(彼尔姆)及“忠于莫斯科古典舞学派传统”的评审团和媒体奖(2008年);俄罗斯文学和艺术最高成就“胜利”奖青年奖学金(2008年);第11届国际芭蕾舞者和编舞家比赛“最佳搭档”特别奖(2009年);《芭蕾》杂志“舞魂”奖“新星”提名(2009年);在“文化”电视台“大芭蕾舞”比赛中获奖(舞伴:安娜·蒂霍米罗娃,2012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2020年);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2021年)。
丹尼斯·罗德金首席舞者
丹尼斯·罗德金出生于莫斯科。2009年毕业于莫斯科国家吉扎尔学术舞蹈剧院并进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13年毕业于莫斯科舞蹈学院教学系。2014-15演出季季末晋升为首席舞者。曾与尼古拉·茨卡里泽和尤里·弗拉基米罗夫一起排练,目前在亚历山大·韦特罗夫指导下工作。获奖经历:《芭蕾》杂志“舞魂”奖“新星”提名(2014年);2015-16演出季奥列格·扬科夫斯基“创意发现”奖(2016年);被意大利《DANZA & DANZA》杂志评为2016年最佳舞者(2017年);贝努瓦国际编舞家协会奖(2017年);俄罗斯联邦青年文化工作者总统奖(2018年)。
丹尼斯·萨文首席舞者、俄罗斯荣誉艺术家
丹尼斯·萨文出生于莫斯科。2002年毕业于莫斯科舞蹈学院,师从伊戈尔·乌克苏斯尼科夫,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20-21演出季季初晋升为首席舞者。目前在维克托·巴里金指导下排练。获奖经历:“莫斯科首次登台”节奖(2003年);俄罗斯国家剧院“金面具”奖(2012年);俄罗斯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2016年)。
德米特里·斯米莱夫斯基首席舞者
德米特里·斯米莱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芭蕾舞世家。2019年毕业于莫斯科国家舞蹈学院,师从米哈伊尔·沙尔科夫,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23年晋升为首席舞者。在安德烈·博洛京指导下排练。获奖经历:第三届莫斯科“DANCE MOSCOW”国际青年表演者古典舞、爵士现代舞和民间舞编舞比赛(高级组独舞演员)一等奖(古典舞奖提名,2017年);国际芭蕾舞比赛“西伯利亚大奖赛”(克拉斯诺亚尔斯克,2018年)青年组第一名,该比赛是第五届“21世纪芭蕾舞”国际论坛的一部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区长奖(克拉斯诺亚尔斯克,2018年);第四届“俄罗斯芭蕾舞”全俄青年表演者比赛一等奖(莫斯科,2019年);2022年第14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者和编舞家比赛一等奖(高级组独舞演员)。
伊戈尔·茨维尔科首席舞者
伊戈尔·茨维尔科出生于莫斯科地区的奥金佐沃。2007年毕业于莫斯科舞蹈学院,师从亚历山大·邦达连科,随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22年晋升为首席舞者。曾在米哈伊尔·拉夫罗夫斯基和亚历山大·佩图霍夫指导下排练。目前在亚历山大·韦特罗夫指导下工作。获奖经历:2013年第12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者和编舞家比赛二等奖(高级组独舞演员);《芭蕾》杂志“舞魂”奖“明星”提名(2017年);2018年国际芭蕾奖舞蹈公开赛“最佳二双人舞”奖(舞伴:叶卡捷琳娜·克雷萨诺娃)。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坐落在红场附近的莫斯科大剧院(又名波修瓦大剧院)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剧场建筑之一。“波修瓦”一词在俄语中为“盛大”之意,莫斯科大剧院无论从任何方面而言也确实都能够与这个名称相配:这里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建筑;这里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这里拥有全球最出色的歌唱家和舞蹈家,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在1776年成立至今的200余年里,这座伟大的建筑见证了众多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的诞生与首演。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是俄罗斯国家一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是俄罗斯最优秀的芭蕾舞团之一。在几个世纪的实践中,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积累了大量芭蕾表演与创作经验。培养了众多人民演员、功勋演员和芭蕾表演艺术家。如今舞团主要演员全部由人民演员和功勋演员担当,全团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拥有众多保留剧目,包括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吉塞尔》、《堂吉诃德》、《胡桃夹子》、《灰姑娘》、《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所有这些剧目都完好保留了原有的风采,遵循唯美主义的原则,推崇芭蕾艺术的古典风范。
除了演员团队的辉煌之外,莫斯科大剧院的管弦乐团也足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支知名乐团。在其悠长的发展史中,乐团的指挥台上见证过许多俄国顶级的指挥家。
如今,莫斯科大剧院是俄罗斯联邦的首要国家级剧院,编制达3000人之多,其中包括了剧院著名的歌剧团和拥有200多名演员的芭蕾舞团,舞团现任艺术总监由尤里·布尔拉卡担任。莫斯科大剧院对自身的艺术积淀深感自豪,并将坚定不移地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同时剧院也深知,要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以下简称芭交)成立于1959年,隶属于中央芭蕾舞团,是目前国内主要以演奏芭蕾舞音乐为主的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张艺、首席客席指挥谭利华、常任指挥刘炬。乐团成员均毕业于高等音乐学府,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另有部分高级人才具有海外专业院校留学深造经历。近年来乐团整体艺术水准快速提升,已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是中国乐坛最具朝气和发展潜力的国家级交响乐团。
芭交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除承担本团芭蕾舞演出伴奏工作外,还承接了大量国际著名芭蕾舞团和歌剧院访华演出伴奏任务。
近年来,芭交在中芭团长、艺术总监冯英和音乐总监张艺的带领下,积极拓展交响音乐会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以及全国各地大剧院上演了众多时代、风格跨度较大且形式、内容尤为丰富的优秀作品。长久以来,芭交一直不断与国际音乐名家紧密合作以磨练队伍、提升水准,此外,芭交还与国家大剧院合作首演了一系列中国杰出青年作曲家的优秀新作。
随着乐团建设步伐不断开拓发展,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更多优秀的艺术家与芭交建立深度合作,芭交也不断以多样化的形式将自己介绍给首都以外的更多观众。随着我国文艺事业改革步伐的进一步迈进,相信芭交在未来的艺术舞台上,定会成为一支独树一帜且不可小觑的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