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票务网手机版

座位图

演出介绍

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演出时间:每周五、六 19:30 
演出地点: 皇家粮仓
首都票务网订票电话:010-51662663
  

  
昆曲简介 
    昆曲,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名列榜首。昆曲,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世界古代三大戏剧源头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是一种格律严谨、形式完备、声腔婉转悦耳、音乐柔媚悠长的演唱艺术。 
昆曲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是富有诗情画意的舞台艺术,她集中国古典美学之大成,素有百戏之祖、国之瑰宝的称谓。  
  
    昆曲《牡丹亭》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是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一部剧目。 
    作者汤显祖(1550-1616),明代伟大的戏剧家,可媲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1564-1616)。 

明代演剧方式 
    昆曲最原始的表演样式来自江南的私家园林,一个大户人家拥有一座园林,蓄养一个昆曲家班,三五知己或同门同族雅集宴请,按全本或单出剧目出演,以娱心性,乃是豪门望族最时尚的文娱消费。民国晚期,中国戏曲的演出开始从传统的戏台向三面墙的舞台进化,以致于到目前为止,原始的戏台成为文物和遗址。 

    珍稀传统美感 复归明代演剧传统! 

    衣香鬓影 曲笛幽咽 一次暗香迫近眼眉的非凡感受! 

    皇家粮仓版牡丹亭》以复归昆曲肇始状态的理念。在120分钟简洁时间和500平米简约时空中,构筑起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写实与写意并存的极致景观。并由于杜柳之间跌宕的恋情故事散发出感人的戏剧力量。 

    遥望水榭楼阁的暧昧粉墨,仰视古老戏台的疏离萧索,何种美丽,都是昆曲曼声徐度的寄托所在。明代的惊情迷梦以一种不曾臆想过的意境,复生于京城皇家粮仓的别致剧场。 

皇家粮仓昆曲牡丹亭》 
600年皇家粮仓+700年昆曲,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 
2007年中国城市文化的焦点事件 
2008奥运北京的国粹经典 
皇家粮仓版昆曲《牡丹亭》代表了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 
皇家粮仓版昆曲《牡丹亭》将成为2007年城市文化事件最重要的代表作,利用皇家粮仓这一特殊景观惊艳呈现,有着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演出理念与表现样式。 
去罗马,你要听意大利歌剧 
去京都,你要看日本歌舞伎 
来北京,你不能不听昆曲 
文化因你而存在。如果人的一生必须看一部昆曲的话,你唯一的选择是《牡丹亭》。 

粮仓版《牡丹亭》项目理念与实施 
  复归明代昆曲传统,挑战清末以来所有的《牡丹亭》版本的舞台演出形式。 

  摒弃从清末以来的舞台式戏曲表演,首次回归明代昆曲“家班”演出形式,演员、乐师皆按明代服饰装扮,复归昆曲表演原生态。 

  舞美设计充分尊重明初皇家粮仓建筑原貌,现场全部明式家具陈设。 

  角儿完全靠嗓子和身段,杜绝麦克风和扬声器(不插电)。 

  乐师现场演奏,没有伴奏带(不插电)。 

  开放式扮戏房一览勾脸绝活。 
   
  生旦华美行头全部由苏州绣娘针针手绣而成。 

  珍稀点翠头面众里寻得,璀璨夺目。 

  书法表演与昆曲演剧共同体现中国传统美学。 

昆曲 《牡丹亭》皇家粮仓长期驻演 

  中国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整整6年,但在首都却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容身之所。此次,集结南昆精锐进京,旨在开创这样一个长期的驻演场所,让昆曲从北京与世界更近,让2008的中国更添东方魅力。 
超豪华班底 
  传统戏曲与当代戏剧的完美结合! 

  林兆华与汪世瑜――戏剧巅峰人物与昆曲大师的完美结合,将冶融东西文化的舞台呈现方式,是拯救、颠覆还是复生昆曲?为中国昆曲寻找一条最具创造力的审美路线! 

  “巾生魁首”汪世瑜与“旦角祭酒”张继青,皆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两位前辈联袂,携昆曲后起之秀,绝学亲传,弘扬大雅。 

  俊美生旦由昆曲原发地苏浙千里挑一,窈窕风情不可方物。
 
      说明:1米2以上儿童凭票入场,1米2以下谢绝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