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票务网手机版

演出介绍

话剧如梦之梦

  演出场次

2023.12.22 星期五 14:00 (上本)
2023.12.22 星期五 19:30 (下本)
2023.12.23 星期六 14:00 (上本)
2023.12.23 星期六 19:30 (下本)
2023.12.24 星期日 14:00 (上本)
2023.12.24 星期日 19:30 (下本)
2023.12.25 星期一 14:00 (上本)
2023.12.25 星期一 19:30 (下本)

央华版《如梦之梦》2023再出发

央华如梦再出发,专业新兴向前行!

央华版《如梦之梦》,是2013年在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的规划下连续十年巡回演出的作品,更是荣幸地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签约2023-2024年保利院线全国巡演。

 

2023年央华版《如梦之梦》的再出发,创作、制作由许晴、胡慧中、张翰、张亮、赵子琪、孔维、李宗雷、王维倩、赵子锌、谢欣贝、孙铭晗、任薪橦、铁伟光、柏辰、孙中艺、付兴、隋果、王路、胡雪扬、王紫薇、耿一帆、李健壹、童飛、程铭靖、马琦、陈美林、靳川川、阮泽轶、李航、张贺钦、尹志浩担当。

央华戏剧自2013年创作、制作《如梦之梦》,该剧是赖声川导演2000年创作的作品。央华版《如梦之梦》10年以来陆续由许晴、卢燕、史可、冯宪珍、金士杰、胡歌、肖战、孙强、谭卓、黄璐、徐堰铃、马思纯、李宇春、葛鑫怡、赖梵耘、闫楠等演员主演,央华戏剧与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演出史的佳话。

央华版《如梦之梦》是环绕形式的剧场,演出长达约八小时,观众坐在舞台的中央区,三十多个演员、三百多套的衣服,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时间(民国初年、现代)与空间(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

2023年央华版《如梦之梦》再出发!由陈立美、张瑞担任执行导演,以戏剧的努力,回馈每一位观众。

 

剧情介绍:

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这位医生惊慌地发现,她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的训练和技能,完全没有教她如何面对这一刻,她只能当一个无助的旁观者,看着他们在恐惧和惊恐之中死去。

医生的堂弟告诉她有一种“自他交换”的方法,可以帮助濒临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换”太困难,做不成,那么倾听病人叙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也会对病人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濒死病人的故事,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同时也富有治疗的价值。

于是医生决定倾听剩下“五号病人”诉说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从这里展开……

《如梦之梦》整出戏就像一次庞大的旅行,从主角的生命末端开始,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从亚洲到欧洲,从生到死,从痛苦到解脱的可能性,一层一层的故事,医生的故事包着五号病人的故事,五号病人的故事包着顾香兰的故事,从台北的医院,跳出来到台北市、到巴黎、到上海、到二〇年代的上海,到三〇年代的巴黎、一直到五〇年代的法国,最后再回到台北病房。八个小时的旅程,却经历了两辈子的故事。

整个剧情有二分之一以上都发生在法国,透过剧中主角的异国之恋与生活铺陈,观众彷佛进到时光隧道,一起经验了神秘东方与浪漫西方的文化之美。

透过《如梦之梦》魔幻般的剧情,有穿越千年的隐喻,有跨度百年的三城故事,观众看到的岂止是一百多个人物的悲欢离合与数个奇情相袭的梦境?!这是一部用中国古文化中“释道儒一体”的目光,来审阅百年沧桑的哲学思想,也是一部融化了游子寻根之情与探问生存意义的剧场史诗……

剧如梦,坐如梦,观亦如梦。

长达近8小时的史诗式戏剧旅程!

挑战话剧观看时间的新极限。

一次精神上的终极体验。

观梦,做梦,人生过客,皆为梦旅人。

31个演员饰演逾100多个角色,多时空穿越,探讨生命真谛,如梦如幻令人深省!

时间:民国到现代,百年时间穿越,世纪人情变换。

空间: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

演员: 许晴、胡慧中、赵子琪、孔维、赵子锌、谢欣贝、任薪橦、王维倩、孙铭晗、马琦、王紫薇、耿一帆、李健壹、童飛、陈美林、程铭靖、 张翰、张亮、铁伟光、李宗雷、付兴、王路、靳川川、孙中艺、隋果、柏辰、胡雪扬、阮泽轶、李航、张贺钦、尹志浩

监制:王可然、郭文鹏

编剧/导演:赖声川

服装造型总监:叶锦添

总制作人:阚凌云、姚睿、张朝慧、李峻豪

执行导演:陈立美、张瑞

出品人:王可然、郭文鹏

舞美设计:张哲龙

灯光设计:简立人

音乐设计:胡帅、洪予彤

制作人:洪绍山

运营统筹:张煜鹏、刘璐、邱迪

 

  创作简介

  与《如梦之梦》灵感来自1999年赖声川赴印度菩提伽耶旅行,他坐在菩提树下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绕着菩提树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他想,如果他能创造一个很独特的剧场经验,把观众当作最神圣的元素,让演员环绕着他们来演出会怎样,于是写出了《如梦之梦》的大纲。

  话剧《如梦之梦》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最受瞩目的话剧之一,这套史诗式的话剧共有十二幕。是表演工作坊的创始人赖声川个人从事剧场工作二十多年来最大胆的突破、同时也是最惊人的作品。该剧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演出长达八个小时,观众坐在舞台的中央区,三十多个演员、三百多套的衣服,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时间(民国初年、现代)与空间(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

  彼得布鲁克(PeterBrook)是八○年代蜚誉国际剧场界、在巴黎红透半边天的剧场导演,曾把印度史诗《摩诃婆罗达》搬上舞台,从清晨演到日暮,长达九小时,成为国际艺文界的一大盛事。

  如今在地球另一边,中国语文世界最精彩的戏剧家赖声川《如梦之梦》犹如东方的彼得布鲁克与《摩柯婆罗达》,可以一千零一夜那样不眠不休地说故事…

赖声川话剧如梦之梦 

  《如梦之梦》奖项一览

  《如梦之梦》获颁中国时报2000年十大表演艺术奖

  《如梦之梦》获第十二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服装奖”

  《如梦之梦》获第十二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配角奖”

  《如梦之梦》获第十二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整体演出奖”

  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一位病人,在医学无法诊断他绝症的时候,开始做的追寻。主题环绕着生命的追寻、死亡,及人生带来的重复生命模式。整出戏像一次庞大的旅行,从主角的生命末端开始,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从亚洲到欧洲,从生到死,从痛苦到解脱的可能性。

  故事的开始是《西藏生死书》第269页,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大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当天死掉四位。当医术无效时,这位医生恐慌的发现,她多年来学校的训练,完全没有教她如何真正帮助这些濒临死亡的病人。她只能站在一边,当一个无助的旁观者,而这些病人一个一个在恐惧和惊慌中死掉,得不到任何启发或安慰。 医生花很多精神怂恿濒临死亡的“五号病人”说出他的故事,从他的故事,我们进入其他角色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梦……于是主角们的生命,甚至于过去的生命及死亡开始交织在一起,形成这次史诗般的旅程。

  第一部分

  他的故事:五号病人遭逢家庭巨变,孩子因病离世,妻子人间蒸发,而自己染上怪病,时日无多,于是他决定去环游世界。来到巴黎,遇上一名从中国偷渡而来的女孩江红,二人发生感情。女孩带五号病人见一吉卜赛人,这吉卜赛人对他表示他一生中的谜,需要用另一个谜来解释,更告诉他在城堡后面,会见到一个「看见自己的湖」,更会在堡内找到一幅法国男人和中国女人的油画。五号病人循著指示,发现一切,城堡的管家告诉他们画中女主人仍然在上海,于是五号病人与江红分手,只身前往上海,寻找他生命中的谜。

  五号病人几经寻觅,终于找到画中人,年老的顾香兰,开始述说自己一生的故事。

  第二部分

  她的故事:顾香兰是三十年代上海名妓,颠倒众生,商人王先生更疯狂爱上她,可惜因他生意失败未能为她赎身,此时,法国领事亨利伯爵也爱上了她,并要带她回国娶她为妻。于是香兰向王先生辞行,但王不堪打击,在她面前服毒自杀。

  顾香兰随伯爵回法国,成为城堡主人,伯爵视香兰为一件珍贵的中国藏品,为使她成为艺术家,把她送到巴黎学画画。因此令她结识了一班疯狂画家,与他们度过不少荒诞的日子,但伯爵对她的行为没有阻挠。其后,伯爵在一次火车意外中身故,遗留了一大笔的债项给香兰,于是她要变买城堡偿债,流落街头,最后要在一非洲女人家中当保姆。

  在当保姆期间,香兰发现男主人是伯爵,令她大受刺激,决心要报复。此时,曾自杀的王先生,在巴黎找到香兰,要求她回国。这时,伯爵得了癌病,香兰在他临终时见他一面,然后随王先生回中国。

  香兰说毕自己的故事后,在五号病人怀中逝世。五号病人突有所顿悟,遂跑回巴黎找寻江红,可惜遍寻不获。回港后即告病危,最后在一年轻的医生前,诉说了自己的故事后便离世。

  序幕:集体故事《如梦之梦》

  第一幕:医学之外(台北2000)

  第二幕:台北生与死(台北1993-98)

  第三幕:寻找生命线索(法国1998)

  第四幕:看见自己(法国1998)

  第五幕:第七颗煎蛋的轨道(法国/上海1998-99)

  第六幕:寻找顾香兰(上海1999)

  第七幕:危险游戏(上海天仙阁妓院1932)

  第八幕:异国之恋(上海天仙阁妓院1932)

  第九幕:新伯爵夫人(法国1932-38)

  第十幕:活着(法国1938-49)

  第十一幕:一切可以重新来(法国1949-50/上海1999)

  第十二幕:最后的旅程(法国1999-2000/台北2000)

  余音:戏演完了,我们可以走出剧场

  编导/导声川

  当代华人世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舞台剧(电视、电影)导演,剧作家,翻译家。被《亚洲周刊》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是华文世界最著名的剧场工作者之一。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上海上剧场艺术总监。从1984以来,以强烈的创意吸引着观众涌入剧场,带给台湾剧场新生命,从此持续为华文剧场开拓新的领域与境界。

  被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称他为“现今最顶尖的中文剧作家”的赖声川2007年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日本NHK电视台称他为“台湾剧场最灿烂的一颗星”;美国橘郡记事报称他为“台湾现在剧场的创造者……世界上很少剧场艺术家有赖声川如此广远的成就”;《远东经济评论》曾称他的作品为“华文世界中最精彩的戏剧”;《美国新闻周刊》说他的作品“是最新的印证,台湾正创造着亚洲最大胆的中国艺术”;《新加坡联合早报》说赖声川的戏“为世界话剧剧场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悲喜剧经验”;他的《暗恋桃花源》被《纽约时报》评为“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舞台剧”;他的《宝岛一村》被北京《新京报》评为“这个时代话剧舞台上的巅峰之作”。他的八小时剧场史诗《如梦之梦》“被誉为现代中文剧场的经典作品”。

  媒体评价

  赖声川挥洒出对名留台湾剧场史上的动人作品。长达八个小时的演出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如开展盒中之盒的一一铺展在观众眼前,赖声川高超的说故事方法,让人一路走进了他所编织的生命命题之中。——《中国时报》(台北)

  《如梦之梦》...它说故事的技巧,在与观众耐力的拔河赛中取得胜利。台湾戏剧家赖声川在印度的菩提树下领悟生死循环道理......在观众心李完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死轮回。——《亚洲周刊》(香港)

  《如梦之梦》最奇特之处,在于它完全颠覆了以往剧场看戏演员在前观众在后“隔岸观火”的固有模式……赖声川小心地经营着360度的舞台空间,细腻平实的内容终究驾驭了形式。——《中国新闻周刊》(北京)

  这是一部充满灵性、思考和创意的作品……《如梦之梦》在20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展现了文化冲突和交流下的本土的人生体验,充满了对个体的关注和对生命的关注。——《人民日报》(北京)

  评价

  这个作品打破了剧场演出常规,却让观众意犹未尽甚至渴望更多......这部经典大作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惊奇创意。——强纳森·盖尔博(纽约剧评人)

  《如梦之梦》是一部等待走向西方的巨作......不仅是一场引起中国轰动的重量级演出,它还是一部坚持做着不可能之梦的国际性艺术作品。——安娜·米里布·克莉丝汀森,《消息报》(丹麦)

  相较于西方剧场的无力衰退,《如梦之梦》的规模和抱负体现了华语剧场的风云再起。《如梦之梦》这样的作品重新唤起我们的信念,艺术和创意,比起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更能提升我们的精神、改变我们的生命。——罗伯特布鲁斯汀,《纽约书评》

  一个重大里程碑......它可能是华文戏剧中最具宇宙观的作品......这种丰腴性非常罕见,只有在艺术高度达到一般观众或许会迷惑程度的艺术家手下所打造出,具伟大广度及深度的作品中才能见证到。——周黎明《中国日报》

  “这是一个大胆的突破,一个深远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艺术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题材上,赖声川勇于大量引用修习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过去所有尝试的总合,并且超越这一切……他又创造了一种新型态的剧场,在中国语文世界中”。——北京剧评家陶庆梅

  “以‘环形’为表演舞台,‘圆心’为观众席的如梦之梦,无论对赖声川个人或华人戏剧而言,在题材、思想、时空概念、剧场美学等各方面都大有开创,因而备受瞩目”。——台湾大学教授林鹤宜

话剧如梦之梦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