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票务网手机版

座位图

演出介绍

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原创话剧《上甘岭》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我的祖国》,唱出了70年前亿万中华儿女矢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也让洒满热血的上甘岭和铁骨铮铮的志愿军英雄们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航标。

 
  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资助下,原创话剧《上甘岭》在上海隆重首演。随后近9个月的时间里,《上甘岭》在全国29个城市巡演,备受观众的欢迎和认可,被誉为又一部主旋律爆款IP剧目。

  这部作品以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巧妙灵活的多媒体设计、宏大逼真的战争场面、大片级别的爆破特效,以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将新中国这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立国之战鲜活还原于一方舞台,用一场场的演出唱响英雄赞歌,致敬最可爱的人。

黄宏饰 马叫天(炊事班长)
  国家一级演员。电视剧作品《党员金柱有点忙》,电影作品《25个孩子一个爹》《倾城》《战火中的芭蕾》《雪狼犬》《一切如你》。连续参加24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20届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2019年出版200余万字黄宏作品选集《根枝叶》。

黄兆函饰 林兰(卫生员)
  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演话剧《上甘岭》《弗兰肯斯坦》,主演电影《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阳光天井》《等儿的湿地》,主演电视剧《青春集结号》《青春朋友圈》等。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优秀演员奖,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提名,华表奖优秀演员提名;编剧、导演电影《一切如你》,获得澳门金莲花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新西兰中国电影节暨金蕨叶奖最佳新锐导演奖等。

  话剧《上甘岭》以“上甘岭战役”中的坑道为主场景,讲述了幽默可爱、有情有义的炊事班长老马,勇敢无畏充满爱心的女卫生员,以及一群拥有钢铁意志的志愿军战士,在断粮断水、弹药缺乏、与组织失去通讯联络的狭小坑道内,顽强对抗强大的敌人,奋力坚守坑道的故事。
 
  密闭的坑道就是一个舞台,十几个角色在这里上演着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场大戏。与组织完全失联,一个连的人打到剩下一个排,一个排的人打到剩下一个班,一个班的人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在张力十足的戏剧故事的基础上,这部剧刻画了栩栩如生的战地众生相。

  是铁一般的军令还是一同出生入死弟兄的性命,是清清白白的诚信还是大家多一天的生还希望,是被俘虏的美国伤员还是一个思念家乡思念母亲的儿子,剧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诉说着,诠释着,勾连着战士们的命运线,也牵动着台下观众的心。

  没有说教式的故事,没有刻意描绘牺牲的英雄,就这样一群再平凡不过的人,奔赴战场后每个人都成了不畏牺牲的超级英雄。

黄宏艺术总监/编剧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
  获奖情况:电视剧《党员金柱有点忙》获金鹰最佳男演员奖,电影《25个孩子一个爹》获金鸡导演处女作奖、百花最佳影片奖、伊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蝴蝶奖,电影《倾城》获夏衍电影文学奖、金鸡最佳编剧奖,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获俄罗斯军事电影节奖,电影《雪狼犬》获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洛杉矶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电影《一切如你》获澳门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 
  黄宏连续参加24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20届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曾获牡丹奖、文化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大奖等舞台重要奖项。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9年出版200余万字黄宏作品选集《根枝叶》。

李东制作人 
  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出监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获得第七届全国话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 “经营管理奖 ”,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杰出制作人奖 ”,上海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制作人奖,仙童国际戏剧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总制作人。  

李任导演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曾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

庄一联合编剧
  英国皇家宫廷剧院国际剧作家计划成员。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硕士、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音乐剧表导演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文学系、中文系双主修荣誉学士。
  戏剧作品:《山居》《风尘三侠》《林徽因》《谋杀电视剧》《骑兵队长的后代》《青衣》《邓世昌》《甄嬛传》《一千个春天》《汤莎音乐传奇》《喜地的牙》等。
  影视作品:《欢乐英雄》《春江水暖》等。
  

高广健视觉总监/舞美设计
  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总监,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文化部优秀专家,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获得者,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品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舞台美术设计奖、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凭借京剧《天下归心》荣获第十三届“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PQ2015)演出设计金奖。
  代表作品:歌剧《图兰朵》《魔笛》《唐·帕斯夸莱》《苍原》《赵氏孤儿》《洪湖赤卫队》,舞剧《大梦敦煌》《粉墨春秋》《杜甫》,话剧《王府井》,京剧《赤壁》《天下归心》,民族乐剧《印象·国乐》,旅游实景演出《边城》《花山》,行为装置作品《Good Luck!》,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文艺晚会《千年之约》。
  策展经历:2011、2015、2019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
  参展经历:1999、2011、2015布拉格国际演出与空间设计四年展(PQ)、2009、2017世界舞台美术展 (WSD)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

刘晓邑动作设计
  当代青年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编舞、演员,触感实验室创始人。
  英国国家剧院舞台剧《战马》中方木偶导演。布拉格木偶大师班学员(全球只招12人)。2012年跟随美国南加州大学戏剧大师戴维·布莱戴尔学习小丑戏;2015年创办触感实验室。曾获得北青周刊“工匠精神” 年度导演奖。
  代表作品:《战马》《春之觉醒》《马不停蹄的忧伤》《彼得与狼》《音符环游记》等。
  综艺代表作:爱奇艺《戏剧新生活》。

莫小敏服装/造型设计
  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家学会服装专家委员会会员。
  在国内影视、舞台领域作品约两百余部,涉足几乎所有艺术门类。多次获“文华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大奖,及加拿大舞台艺术最高奖“多拉奖”最佳服装设计大奖和好莱坞“金卫星奖”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服装造型设计主要作品:《首届东亚运动会开、闭幕式》《2013亚洲青年运动会开、闭幕式》《图兰朵》《哈姆雷特》《兰陵王》《荆轲刺秦王》《成吉思汗》《秦始皇》《天龙八部》等。 

丰江舟多媒体设计
  多媒体剧导演,中国舞台协会新媒体委员会主任,四分律北京和香港艺术总监。
  原创多媒体剧作品《春吹风》《浮城游生》《后宫》《微连接》《魔法之城》等被喻为最先锋的当代数字艺术作品。曾受邀参加2015丹麦大都会艺术、2015乌镇戏剧节、2013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2012德国柏林国际设计节、2011意大利米兰设计展等国际重要展览。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多媒体艺术在创意和技术上的最高水准,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性语言推展到了全新的境界。
  多媒体设计作品:《天下归心》《图兰朵》《印象国乐》《王府井》《乡村女教师》《渔夫与金鱼》等。

鲁宁舞美/道具设计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
  受邀参加“2014CISD 中国先锋戏剧优秀青年设计师提名展”; 2018 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舞台设计作品:《三毛钱歌剧》《国家大剧院开幕一周年庆典音乐会》《2009新年音乐会》《桃花扇》《高速时代》《手机》《雾蒙山》《梦行者》《玩命娱乐》《新北平市长》《七年知痒》《埋葬》《立秋》《麦克白的秘密》《皇帝的新装》《背叛》《家长会》《清明》《严峻的考验》等。 

唐铭灯光设计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灯光设计专业。曾就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现就职于国家大剧院。 
  2013年赴英国皇家歌剧院学习并获得英国皇家歌剧院和文化部颁发的高级舞台管理毕业证书;曾获2014年水立方APEC(亚太经合组织)荣誉证书、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荣誉证书。
  灯光设计作品:《生命如歌》《范长江》《边城》《那年芳华》《三笑》《杜甫》《孝庄长歌》《大唐贵妃》 《日升昌票号》《列兵》等。

李杰戏剧音乐设计
  著名音乐人,作曲家。
  他创作的《红旗飘飘》家喻户晓,享誉世界。曾担任过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评委,三次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国家奖项,为中国流行音乐做出杰出贡献。迄今为止已创作了一千两百余首歌曲,是当之无愧的流行乐坛领军人物。
  代表作品:《红旗飘飘》《把幸福给你》《爱的阳光》《天亮》《净土》《路》等。 

贺斌音效设计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片人,同时跨界参与很多与声音、音乐相关的创作。
  制片人代表作品:电影《过春天》《旅途愉快!》《老枪》等。
  声音设计代表作品:《电影之歌》《山楂树之恋》《法源寺》《求证》等。

张涛物理特效设计
  烟火师。曾就职于八一电影制片厂。 2018年8月创办电影物理特效公司,团队拥有丰富的电影拍摄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用于完成不同电影的特殊拍摄要求。参与多次并出色完成部队、消防作战演习。
  担任物理特效指导、烟火师影视作品:《金刚川》《坚如磐石》《我和我的祖国》《八佰》《影》《阴阳师》《金陵十三钗》《绣春刀》《破冰行动》等。

李汶轩制作舞台监督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 舞台美术系,参与制作话剧、音乐剧、舞剧、综艺、晚会等演出项目二十余部。

  音乐剧作品:《不能说的秘密》《当爱已成往事》《黑眼睛》《墨·海》;话剧作品:《父亲》《栀子花开Neverland》《滚蛋吧!肿瘤君》《李雷和韩梅梅》《榆树下的欲望》《从前有座庙》《丽南山的美人》;其他演出作品:《从前有个山》《陕北歌行》《Tango Desire》《Frula》《第六届北京阅读季》;参与综艺工作:《即刻电音》《演员的品格》《智造将来》。


剧评:

致敬英雄·缅怀先烈一立国之战 没有退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此生无悔入华夏,生生世世种花家。
跨过鸭绿江,就是保家乡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
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话剧《上甘岭》第70场演出
致敬上甘岭战役胜利70周年


   可能上甘岭话剧比起影视的劣势就在于没有办法更好地铺设更宏大的场景,所以话剧的故事展开在了一个小坑道,没有直接描墓连天的炮火,但是一幕幕下来演员一个个减少,这样告诉你,“四连坚守十四天,组织大反击五十三次,小反击三十四次,杀敌无数,俘敌一名。除通信兵一名,医疗兵一名,其余全员阵亡。
   当战士畅想解甲归田的生活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容易想到,他的结局必然是*亡了。但是仔细想想在这样的场景下,无论说出什么的话,哪怕只是一句“早点睡吧”,在站在剧外的我们看来都是悲剧的预告,而对于处在那个现实环境下的他们来说,掉仅仅是因为本来就随时会牺牲。
   马叫天九岁的*于饥荒的女儿,孙友林二年级的儿子,郭忠义没来得及表明心意的cx姑娘,或者是全球通用的让周大龙和Jack跨语言交流的“妈妈”,很巧妙的将那个时代背景体现了出来。时局艰难,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天人永隔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对于时代来说的寻常的事,放在每个人身上,都成了至痛。
   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没有口号式的歌词,就是悠扬的,婉转的,缓缓给你描墓了美丽的家乡画卷。战士们十生土长的家乡,战士们回不去的家乡,战士们誓*守卫的家乡。保家,卫国,保卫的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因为有这样的战士,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
   最后就是,落幕的时候。我自己不算一个艺术爱好者但是剧场里应该会有人是。从女声唱起《我的祖国》开始,掌声再也没停过。到十三个战士的演员一一敬礼,到全体十六个演员共同的谢慕,到慕布拉开,演员二次谢幕。可能这就是大戏,能戳中全年龄段为之振奋
   其实演员二次谢幕前,已经有很多人起身准备离开了。不知道为什么演员依然站在台上,大家也都停了下来,站在原地鼓掌。等到演员退场观众才正式离开。这是很戳我的一个点,无论是对演员的尊重,对剧中人物的尊重,对剧的尊重,或者对剧场的尊重,让观众愿意停下脚步。我觉得这是种剧的成功的体现。


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原创话剧《上甘岭》